本文作者:访客

别看零跑汽车现在稳中向好,当年它年少轻狂有点飘

访客 2025-07-11 14:45:24 11
别看零跑汽车现在稳中向好,当年它年少轻狂有点飘摘要: 作者:龚进辉近年来,零跑汽车(以下简称“零跑”)以黑马姿态强势崛起,不仅爆款频出,推动销量节节攀升,也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


作者:龚进辉

近年来,零跑汽车(以下简称“零跑”)以黑马姿态强势崛起,不仅爆款频出,推动销量节节攀升,也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表现极为亮眼。

数据显示,2024年零跑交付量为29.37万辆,同比增长103.8%,超额完成25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刚刚过去的今年6月,其单月交付超4.8万辆,同比增长138%,创历史新高,上半年销量总计22.2万辆,高居造车新势力交付榜首。

零跑销量增长直接带动财务指标的改善。2024年Q4,其净利润首次转正,达到0.8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的目标,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盈利的企业。我由衷地为稳扎稳打的零跑点赞,不过当年的零跑却是另一种画风,给人的感觉年少轻狂有点飘,不禁让人为它的前途捏把汗。


把时间拨回到4年前,即2021年7月,彼时零跑刚完成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45亿元,或许是不差钱带来的自信,一把手朱江明在发布会上高调喊出,零跑要在2023年投产激光雷达方案,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同时市场方面,要在3年之内赶超特斯拉。他进一步表示,到2025年,零跑年销量将达到80万辆。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也太狂了吧,朱江明自己不尴尬吗?

智驾方面,零跑并未如期在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更没有在2024年7月前赶超特斯拉,反而与无比强大的特斯拉FSD存在较大差距。真实现状是:去年11月,零跑负责人表示,公司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在全新LEAP 3.5架构上配置以“端到端”大模型为基础的高速及城区的高阶智驾功能,全面跻身智能驾驶第一梯队。

如今,2025年上半年已过,零跑到底有没有如期跻身智驾第一梯队,我看悬。因为公认的第一梯队中有华为、理想、小鹏,鲜少有人提及零跑。退一万步来讲,即便零跑如期跻身智驾第一梯队,当年朱江明吹过的牛依然没有实现。说白了,零跑智驾还是嫩了点,别说比不上劲敌特斯拉,与华为、理想、小鹏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至于2025年零跑年销量达到80万辆,恕我直言,100%实现不了。今年3月,朱江明透露,“今年零跑汽车销量将达到50-60万辆,我们非常有信心。去年零跑汽车海外销量为1.3万辆,今年目标为5万辆。”他还强调,考虑到2025年竞争态势,公司相对调低预期。


在我看来,即便零跑没有调低预期,其今年销量再猛也到不了80万辆。要知道,零跑上半年销量为22.2万辆,鉴于昨天经典爆款车型全新C11上市,其销量会迎来新的增长,全年销量达到50万辆下限问题不大,冲击60万辆上限则有一定难度。

原因很简单,不妨算笔账,今年下半年,零跑平均月销量达到6.3万辆才有可能实现,而其月销量连5万大关都没过,想要把月销6万辆以上常态化,这似乎不太现实。既然其连年销量达到60万辆都存在较大变数,突破80万辆更是无从谈起。这意味着,朱江明自我打脸已成定局。

据我观察,这并非朱江明首次被打脸。早在2020年底,他在内部信中放出豪言,称零跑要在2023年进入造车新势力TOP 3,2025年要获得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10%的市占率。我翻开2023年造车新势力成绩单发现,埃安、理想、蔚来位居前三,年销量分别为480003辆、376030辆、160038辆,零跑则以144155辆排名第四。

虽然零跑距离造车新势力TOP 3只有一步之遥,但销量差距摆在那里,没进前三就是没进。不过,话说回来,与当年意气风发的激进风格相比,朱江明近年来明显收敛、成熟了很多,不再动不动立很夸张的Flag,反倒变得更加沉稳和谦虚。这或许与零跑上市后,他作为公司一把手发言得慎之又慎有关,亦或是朱江明深知造车不易,不能把吹牛当成第一生产力。无论如何,这是好事一桩准没错!


因此,你会看到,朱江明曾表示,创新地卷,用心地磨,打造好而不贵的产品。再比如,小米YU7发布会后的第二天,他说道,“这几天其实我本来心情很好,因为订单很多,但昨天晚上听了雷总(雷军)一个小时就搞30万辆,给我们的压力巨大,我们还要继续努力。”

不难看出,朱江明的字里行间中多了几分务实,既有对打磨产品的坚守、执着,也有面对竞争压力时的从容应对。CEO觉悟如此高,这对于渴望在新能源汽车淘汰赛中存活下来甚至笑到最后的零跑无疑是一大利好。

我始终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总是会进步的,企业亦如此。相比当年那个桀骜不驯的零跑,我还是更喜欢现在这个脚踏实地的零跑。用华为终端掌门人余承东的话来说,要打击吹牛、瞎吹牛,要鼓励真牛!而零跑已摒弃吹牛的陋习,正在通往真牛的路上,加油!

阅读
分享